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界的新噪音”、“不可忽视的鲜明存在”、先锋导演唐棣的短故事集。16个极具画面感的“电影小说”,书写残酷生活下隐秘的绝望……
“编剧圣经”《故事》中文译者周铁东作序推荐!陈希我、葛红兵、那日松跨界担保!
2017年院线电影《巫山一夜》小说原著(《进入黎明的漫长旅程》)独家收录!2015年年度争议电影《满洲里来的人》小说原著及创作日记首次公布!首次收录唐棣摄影作品20幅!
唐棣的电影里有小说的思维力,小说里又有电影的镜头感,场景转换迅捷,语言短促,叙述极其简洁,让我猜想他是否像海明威那样支着单条腿写作?但他小说的腔调更像卡佛。
——陈希我(著名作家)
唐棣具有两种笔墨,抒情是如此本质地列属于他的性格,叙事是如此内在地列属于他的气质,这让他的笔致拥有无与伦比的言情之美和故事之趣。他是一个真正的言说圣手。
——葛红兵(著名评论家)
作为具有作家和导演双重身份的摄影师,唐棣的照片总是会把人带去到某种情境里,就如他的小说一般,坠入到黑暗黎明的迷雾中。
——那日松(著名策展人)
唐棣是一个探索灵魂之秘、自如游走于语词和影像之间,并且深切了解二者之别的作家,混淆这两者的作家不会是好作家,也不会是好导演,唐棣有幸因
着这个认知,在文学的根基上长出了电影。
——北村(著名作家)
唐棣小说,一页一页读来,周边是黑的,文字和片段发着光亮,像在电影院里。他于假寐的银幕上开扇后窗:码头雾再浓,我们总会见到灯塔——要以坐等
与眺望的形式阅读它们。
——车前子(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初识唐棣因其影像之新锐,意外的是小说精神脉络之传统。
——卫西谛(著名影评人、“后窗看电影”创办人)
一个鲜明的存在,他的作品里没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他是靠不断加入神秘的细节来阐明思想!
——《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er)
令人不安的银幕处女作带着一种破坏力……只说它原始粗暴是低估了它的侵略性,《满洲里来的人》无疑是中国电影界的一种新噪音。
——《银幕日报》(Sceen Daily)
◆《进入黎明的漫长旅程》序◆
认识唐棣是从他的电影开始。一部《满洲里来的人》,观后不禁赞叹:“可谓集审丑之大成,把人性可能企及的邪恶通过跳脱诡异的镜头掰开了揉碎了然后再血淋淋脏兮兮地砸到观众脸上,堪称邪典奇葩。可惜没拿到龙标,幸亏没拿到龙标。”然后是待字闺中的《巫山一夜》,看罢剧本便送了他一个英文片名“Ado to Undo”:建构只图解构,折腾皆为不再折腾,见光就不怕见光死,怎么理解都行。一瓶未曾品尝的老酒,在彼此的秘窖中珍藏多年,相约巫山共同开启,结果却是ado to undo。
唐棣说,这个剧本有小说原型。于是,便要求看小说,然后再惊,不知是在看小说,还是在看电影,还是在读诗,还是在欣赏一幅幅老旧褪色的摄影作品?恰如其处女作电影,小说也给人一种颠覆性的邪典冲击:时空,场景,人物,情绪,叙述,对白,散乱,跳跃,而其散而有序、乱而有致、拼接艺术般的意象组合却向我们展示了构建生活本身的碎片图景,其所拼缀的正是我们人生的瞬间,无以数计的瞬间,在其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我们自己。从小说的场景调度和时空处理,我们屡能窥见其电影感悟。读之,像诗,像文,更像画;品之,则能在其或文或诗的字里行间,在其如诗如画的意境之外,领略到作者灰、冷、暗的悲悯情怀。正是被这种诡谲的诱惑引领,我们会努力去求索小说中意欲挑战我们智商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人文关系,主动进入作者的主观视野。
于是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作者以其颠覆的形式、另类的笔触和边缘化的内容,有边有锋,边锋毕露地向我们所揭示的小宇宙,皆为我们能够同情以至于移情的小地方、小人物、小心思、小情怀和小视野,其所披露的是人性隐秘花园中的隐秘龌龊、隐秘猥琐和隐秘淫邪,并据此而试图挖掘出深藏于其中的青涩与纯真,凌厉,凛冽,戳心,彻骨。这难道不是剥去了温情脉脉面纱之后的人性的原貌和生命的原点?回望原点,探求原貌,是一种痛,更是一种真是无奈,更是无助。唐棣一改粉饰青春的传统溢美文风,“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以其怀真抱素的勇猛,还青涩青春以本来面目,使其悔不当初的困惑与混乱跃然纸上、晓谕行间。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唐棣便堪称一位敢越雷池的文苑猛士!
周铁东
2016年8月28日
作者简介
唐棣,电影导演、作家。2003年开始创作小说,并为《南方周末》《新知》《外滩画报》等报刊撰写文化随笔。2014年被日本《火锅子》杂志列为“华语
文学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随笔集《只要想起那些后悔的事》、小说集《西瓜长在天边上》等。
2008年起兼做编导工作,执导电影短片十余部,曾获“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实验新人奖。摄影作品亦多次入选各类当代艺术展。2015年,处女作电影《满洲
里来的人》受邀参加香港国际影展。
🐹 恩+京-de-书+房+ ww w +EnJi nG - c o m +